我县完成全市首个乡镇内控信息化建设试点

2020-08-07 10:11 来源:平阳县传媒中心

  本网记者 黄颖颖 编辑 黄佩佩

  在昆阳镇内部控制信息管理系统《工程项目台账》页面,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练川社区新办公楼装修工程的台账情况。“以前乡镇工程多、资料多,导致管理也难,现在启动运行乡镇内控系统后,每个工程都需要按合同要求分解成进度节点,分节点上传单据和分段支付,支付记录形成完整的工程档案。”昆阳镇财政办相关负责人说,工程款节点支付金额滚存无法超过合同总额,这样可以避免预付款支付过头情况。

  近年来,平阳县乡镇财政资金规模和可用资金总量持续提高。2019年底,全县16个乡镇可支配财力达42亿元。然而,“资金多、用途杂、管控差、责任大”“内控制度上墙容易、落地难”等矛盾也日益凸显。经过一年多的筹备,县财政局紧紧围绕“堵漏洞、防风险、保平安、促发展、优绩效”的内控目标,全力推进昆阳镇成功完成全市首个乡镇内控信息化建设试点,通过“内控+信息化”的方式,有效破解乡镇内控管理老大难问题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梳理总结试点经验,根据县委、县政府统一部署,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,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。”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  

  内控系统全覆盖 化解落地难题

  内控制度系统化。抓住权力运行的重点领域,全面梳理镇级人民政府内部管理的各项业务流程,结合最新的政府内控标准,补充增订预算管理办法、收支管理办法、采购管理办法、合同管理办法、国有资产管理办法、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6大类经济活动31个核心方面230余个关键条款的具体管理办法,形成以财政财务管理规定为核心、6大类经济活动领域管理办法为支柱、其他管理办法及细则为补充的“1+6+N”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。配套搭建内控系统,将新制度予以系统化,将制度要求转换成计算机运行规则嵌入到平台的功能模块中,使每一笔资金使用都可通过平台自动匹配。在昆阳镇,填写申请事由、上传材料附件、点击提交完成,基本上5分钟内就能完成这笔经费的申请。

  经济活动标准化。抓住业务流和资金流的核心,以乡镇资产收入、财政拨款、工程项目等资金活动为主线,以其中具体的经济行为作为管控对象,将乡镇治理可能涉及各项业务活动有机的串联起来,实现关键业务活动与经济活动的全覆盖。梳理各类经济活动的高发风险点,运用内控理念,在兼顾乡镇人员配置的基础上,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标准化控制规则,以工程支付的关联控制为例,自动关联前置环节,闭合立项-预算-采购-合同-验收-支付-转固(资产)的强制性链条,实现标准化的经济活动管理模式。

  责任职能信息化。抓住权责对等的内在要求,将审批权力和责任进行挂钩,明确每个环节涉及的岗位,清晰界定经办岗位的真实性保证责任、部门负责人的业务必要性审查责任、归口部门的计划性与合规性审查责任、财务部门的财经纪律合规审查与支付责任、领导的决策责任,确保行权必先领责。同时,发挥信息化优势,实现审批进度的实时跟踪、审批意见的准确反馈,辅以强大的数据综合查询功能,辅助领导干部决策,跟踪各岗位审批效率,充分运用大数据支撑各部门、各岗位更高效地履职。

  

  建设人性化系统 服务干部职工

  谈到线上审批效率,昆阳镇工作人员对内控系统赞不绝口。他们纷纷表示,以前走纸质单需要去找领导签字,然而并不确定领导什么时候在。现在改到线上就没有这个问题了,领导在线上看到就可以直接审批,非常有效率。

  依托深度融合的“PC端”和“钉钉端”,摆脱纸质流转、人工跑腿、多处签字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,依托乡镇内控系统,把申请与审批的单据放到电脑上和手机里,把岗位职能、业务流程等管控元素融入到单据中,实现每一笔经费全程网上流转,有力提升审批操作效率,推动实现内部审核“最多跑一次”。过去工程付款,一般需要3~5天才能完成审批。现在,借助内控系统,手机推送审批信息,线上自动对标付款和验收条件,最快半天内即可完成审批。

  规则匹配智能提醒。过去是“一个标准反复询问,一个规定永远拎不清”,现在依托制度解构形成的数字化规则库,在固化制度流程的同时,内控系统让每一笔资金申请时能够自动匹配规则,减少人为因素干扰。目前,该系统已经实时更新了100多种规则和600多项提醒,涵盖了中央八项规定、浙江省以及平阳县相关文件要求,包括差旅费标准、公务接待费标准、尾款支付必先验收规则等。“以出差为例,出差前出差人仅需要录入出差时间、出差地点,系统将自动匹配相应城市的住宿费、伙食补助以及公杂费等报销标准,避免超标报销等问题。”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
  流程清晰操作简易。依托人性化的界面设计和仿真式的单据,避免因为乡镇工作人员年龄跨度大、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造成的不适应困扰。内控系统上,用户交互时多做“选择题”、少做“简答题”,经办人少打字,勾勾选选、点击鼠标几下即可完成并提交一个信息完整规范的单据,学习成本低,上手简单,申请效率和规范性也大大提高了。

  

  监管与绩效融合 提升基层治理

  信息化内控系统在完善基层政府内部治理架构,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的同时,还规范了权力使用,公正、透明、高效的运行模式,真正实现了廉政建设与业务的融合。

  提升基层财政资金监管智能化水平,实现“花钱必可溯”。从合同支付单可向前追溯到合同历史支付单据、合同审批记录、合同对应业务的验收记录、合同涉及资产的入库记录、合同对应的采购记录。财政支出每一笔钱的决策、管理、执行等环节均在内控系统中留痕且关联,监管视角下,任意节点进入即可完成向前、向后的全链条追溯。

  提升重点事项执行进度跟踪效率,实现“进度必可跟”。以各事项的各单据为进度识别锚点,自动判断各事项执行进度。以工程台账为例,一键追溯工程项目下分部分项工程月季度计划和实际执行进度、工程项目配套的设计、勘察、监理等咨询服务履约进度、工程项目的验收、结算、决算、转固进度等。

  提升重点项目绩效监控能力与整体绩效水平,实现“项目必问效”。项目绩效不达标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是项目执行阶段性绩效达标情况无法及时反馈并优化,整体绩效监管能力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受到制约。通过内控系统,比对项目执行计划,及时预警项目执行差异,实时跟踪项目建设成果。以零星工程为例,实时比对合同约定进度,对标合同约定质量控制验收成果,及时纠正进度执行不达标、执行质量不达标的项目,实现绩效的动态监控,提升项目整体绩效水平,真正将重点项目抓实抓好,助力地区发展战略的实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