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明原因的腹胀、腹痛、腹泻 要小心肠道“闹脾气”

2020-08-06 10:11 来源:平阳县传媒中心

  本网记者 黄颖颖 编辑 林婵

  “赞美平阳县医院:一流的医院,先进的设备。高尚的医德,精心的护理。一切为病人……”近日,一首情真意切的赞美诗送到了县人民医院肛肠外科医护人员的手中。

  这首诗的作者,82的谢大爷,一年来时感腹胀、大便难解,近日到县人民医院肛肠外科就诊。通过CT、肠镜等一系列检查,最终确定谢大爷的乙状结肠处长了一个很大的肿块(结肠癌),把肠腔堵得只剩一个小洞了,导致大便通过不畅,引起腹胀。检查后,吴主任带领团队很快为其实施了手术治疗,顺利地切除了肿瘤和一部分被肿瘤侵犯的周围组织。术后第二天,患者便可以慢慢下床活动了。没有了肿瘤作祟,谢大爷摆脱了排便不畅的烦恼,顺利康复出院。吴主任提醒,当居民便秘且伴有便血、贫血、消瘦、黑便、腹痛等症状时,应尽早就诊检查。

  结肠癌多发,这些症状要警惕

  “现代人吃得好了,胃的负担减轻了,但肠道的负担加重了,加上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,结肠癌患病人数不断增加。”吴主任提醒,由于结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,而且症状容易被忽视或者与胃肠疾病症状混淆,大家应学会及时来院就诊。

  结肠癌早期可能出现排便次数增加、腹泻、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,同时还伴有血便等症状。“如果排除常见的消化紊乱、胃肠炎等原因,患者有以上反应就要考虑是肠内恶变引起。”吴主任解释说,当出现肠道梗阻时,患者会腹胀、腹痛,其中腹痛比腹胀更频繁,疼痛部位常在中下腹部,一般为隐痛或胀痛。随着病情发展,病人还可能因此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、乏力及发热等症状,甚至出现贫血、恶液质。

  “如果患者长时间出现以上类似症状,就应考虑癌变可能,最好去做结肠镜检查,这是目前早期诊断结肠癌的有效手段。”吴主任建议,在做肠镜检查之前,需要提前做好准备。检查前一天,建议吃少渣食物,在检查前的6~8小时不能进食固体食物,检查前2小时不能饮用任何的液体。

  早筛查预防,饮食生活要规律

  正常的排便时间和性状都是相对固定的,假如出现了变化,就得加以注意了。尤其是结肠癌的高危群体,如经常吃高蛋白、高脂肪的肥胖患者,肠道不堪重负,最容易被结肠癌盯上;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的人群要警惕遗传风险;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等一些肠道慢性炎症的病人更容易患大肠癌。

  高危人群发生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,平时即便没有疑似症状,40岁左右也应接受肠镜检查,平均每3~5年复查一次。此外,普通人群也不能放松警惕,每个人都有癌症患病风险,只是概率高低差异。对于普通人群,应该从生活习惯方面着手,采取措施预防癌症。

  吴主任的建议,居民饮食上要少高脂肪、高热量、高胆固醇食品,多吃蔬菜、水果和粗粮,加快肠道蠕动,降低便秘频率,减少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。同时,作息规律,劳逸结合,保持心情愉悦及情绪稳定,避免暴怒、惊恐等不良情绪。

  便秘须警惕,排便通畅更健康

  许多人认为便秘不是疾病,没有不舒服就不用治疗。实际上,便秘可能预示着其他更大的危害。当居民伴有便血、贫血、消瘦、黑便、腹痛等症状时,应尽早就诊。

  据介绍,便秘是多种复杂的症状,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、排便量少、粪便干结、排便费力、排便不尽感等,可伴有腹胀或腹部不适。

  便秘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。功能性原因包括饮食习惯问题,如进食量少、食物缺乏纤维素及水分;工作、生活压力大,作息时间紊乱,精神紧张等也会干扰正常的排便习惯;结肠运动功能紊乱,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,可同时伴有腹胀、腹痛,部分人表现为便血与腹泻交替;滥用泻药,引起药物依赖,停药后造成便秘;久坐、运动过少等亦可导致便秘。器质性原因包括肠道疾病如炎症、肿瘤等,直肠肛门疾病如直肠脱垂、直肠前突;内分泌疾病如甲减。其他还有神经系统疾病、先天性巨结肠、结肠冗长、药物引起的便秘、精神心理因素等均可能引起便秘。

  长期便秘的人,做好一少、二戒、三勤,使排便通畅。“少”久坐,保证科学合理的运动,给肠道添“催化剂”,预防肠道疾病的出现。“戒”辛辣食物,“戒”过量肉食,减少肠道负担。“勤”喝水,每天喝1500~2000毫升水,尤其是早上起床空腹饮一杯温水,增加肠道蠕动;“勤”排便,出现便意及时排,不要忍着;“勤”检查,不要擅自用药,及时就医检查,积极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