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润乡村|青街畲族乡依托山水资源带动村民致富

2020-05-21 10:45 来源:平阳新闻网

  编者按:

  如今,行走在我县各乡村,以水为主的美景到处可见,四通八达的水系工程,为乡村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。

  近年来,我县以“保水系、防水患、活水流、稳水量、美水景”为规划指导思想,大力实施挖塘开渠、河道贯穿、修堤建坝、植被修复、清淤护坡等工程,把水系做活、做精、做美,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整合,提升人居环境,为平阳发展注入新活力,实现以水“润”乡村。

  

  

  从今日起,本网联合县治水办,陆续推出《水润乡村》专栏,向广大网友介绍各乡镇、村居关于“水健康”“水安全”“水环境”“水生态”“水经济”“水文明”等各个领域、各个方面好的经验做法,倡导广大市民从源头上关注水规划,在生活中关注节水,全力做好“水”文章,释放“水”活力,打造水韵平阳新样板。

  本网记者 周兆奕 编辑 黄佩佩

  夜幕低垂,华灯初上。青街溪边一盏盏具有畲族气息的路灯,灿若星辰、光亮照人,将畲乡装点得五彩缤纷,为百姓的生活增添了温馨和惬意。2019年以来,青街畲族乡依托绿色山水生态资源,做活水文章,坚持走“生态优先、文化惠民、绿色富民”发展之路,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,推动畲乡文化和水文化交融,促进绿色发展,为村民带来经济收入。

  治理水环境,造福沿岸群众

  

  

  溪有净水,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;岸有绿意,有原生态的自然溪滩,更有干砌块石挡墙结构的堤防以及景观亲水式的复式结构的堤防。漫步在春日的阳光里,虽在乡间,如入画上。这样的魅力图景是青街溪水岸同治的一个成果。

  据了解,青街溪是鳌江水系主要支流之一,发源于白云山东麓,源头在杨家山,流经青街畲族乡朱山村、青街村、太申村、睦源村、垟心村,流入南雁镇境内的周岙垟仔尾与顺溪汇合,流长10.03千米,流域面积31.39平方公里。

  在这里,一代代青街人“双管齐下”,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环境综合治理。修建太申村防洪堤、修建睦源、垟心村防洪堤,建设太申、青街、睦源堰坝;启动水环境综合整治,全面开展水面垃圾清理、生态修复、污水治理等环境综合整治,规范管理26公里河道溪流。同时,该乡以壮志断腕的决心和毅力,狠抓沿岸生态整治,拆除水边违法建筑15处;结合美丽田园创建,对水边田块进行整治,清理垃圾35吨、清理简易棚架100个,收集废弃物0.15吨,拆除违法建筑4处。

  

  

  挖掘水文化,提升城镇品质

  近年来,青街畲族乡每年定期举办“三月三”畲族风情旅游节、浙闽歌会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文化活动,多形式宣传该乡的水文化。

  青街畲族乡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天宝年间,至今已有1250多年。从那时起,青街人就利用水,开展生产生活。除了日常的饮用,乡民们将毛竹、竹制品等特色产品,通过自制的竹筏,经过青街溪,运送到水头等地区贩卖。而睦源桥是他们运送毛竹到溪边的必经之路,桥上至今仍保留下毛竹搬运过的痕迹。为方便通行,村民们在青街溪、睦源溪、东坑溪三溪之水交汇处,建造青街廊桥,还在桥上加建抬梁式木结构廊屋九间,可供人游玩休息、遮风避雨。这些历史文化,成为历代青街人治水兴水的鲜明印记和宝贵财富。

  为打造有文化、有故事、有内涵的“历史之河”“时代之河”,2019年,青街畲族乡以青街溪治理为契机,加强对水文化的调查与整理、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挖掘、水生态文明的广泛宣传,不断挖掘畲乡地方特色的水文化和精髓。如今,青街漆器厂、青街廊桥、双合殿、石碇步等都得到了保护开发,具有畲族气息的水文化展示在公众眼前。

  

  

  打造水景观,撬动畲乡经济

  连日来,“网红打卡点”青街溪青街村段沿线游人如织,很多游客慕名而来,观看夜景的游客日均达3000多人次。尤其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每天吸引游客人数近1万多人次。

  “依山而秀,缘水而活”。长期以来,治水之路治出的清澈溪流,以及独特的畲乡水文化,时常让来青街的游客赞叹不已。为了将美景更深地融入群众生活,青街乡在河道整治与沿岸景观互融上下足功夫,完成了青街乡“景观河”——青街溪创建工程。以古廊桥、石碇步为依托,投入297万元,在青街溪垟心、青街、睦源3个村段,建设青街畲族乡夜间景观灯光工程,打造美丽乡村。

  在建设过程中,该乡依托红色细胞2.0工程,发动党员进村入户,宣传政策,使工程顺利开展。今年4月,夜间景观灯光工程一期基本完成,成了这个“网红打卡点”重要的一景。这一工程不仅乐了游客,还乐了青街家家户户种植毛竹的村民。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就能通过卖笋增加收入。相比往年,该乡王神洞村、青街村的农家乐也有了更多的客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