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堂生命课,为何被喜爱?

2020-05-13 17:16 来源:平阳新闻网

  本网记者 何静 编辑 宋淑莹

  “妈妈过来看,蚕宝宝蜕皮了!”近日,三年级小女孩周可喻掀开了放在客厅角落的大纸盒盖子。听到叫嚷声,她妈妈谢女士赶紧穿过厅堂跑过来。于是,长达半小时里,两人都目不转睛盯着这只长约8厘米、又白又胖的大虫子。谢女士则不失时机地拍下视频,纪念蚕宝宝赋予小女儿的特别“成长礼”。

  这是每年3月下旬到5月初,我县三年级小学生都会经历的一个特殊过程——养蚕。

  

  

  孩子养蚕,全家动员

  3月下旬,三年级小男孩王修收到了妈妈郑女士买来的蚕宝宝套装,一共100多条蚕,包括部分黑色的蚕卵。这些蚕宝宝,成了王修在网课之外的特殊任务。

  疫情期间,不出门的小朋友起床很迟,扒两口早饭就赶紧坐到电脑前,这样一来,督促儿子几时喂养的任务就落到了郑女士肩上。“在家还好,提醒一下他,就会马上跑过去喂养,现在复课了,有时就得我自己来。”郑女士说,她能保证让蚕宝宝吃两顿饭,出门前一顿,下班回家一顿。

  和多数正在养蚕的小家庭一样,这个三口之家,全家动员,各有分工。妈妈负责喂养和清理蚕砂部分,爸爸负责解决蚕宝宝的“住房”问题,孩子则在父母的指导下参与所有过程,完成记录作业。

  蚕的口粮——新鲜桑叶供应,对郑女士来说不成问题。她家楼下就有3棵桑树。“最小的那棵都摘秃了。”郑女士笑着说,显然是附近养蚕的孩子们摘的。

  有些家庭附近没有桑树,但也难不倒他们。“有去邻居院子里摘,有去乡下外婆家摘,也有去淘宝上买的。”鳌江小学科学教师陈国伟告诉记者,往年,山门的桑叶基地会定时为孩子们提供桑叶,今年由于疫情缘故未能运送,蚕宝宝的存活率受到一定影响,但大多数能坚持下来。

  同样,清理蚕砂也是家长们的任务之一。整个过程约20分钟。但采访中记者发现,这项大多由家长接替完成的任务,与孩子们的真实意愿却存在分歧。家长们的理由主要分两种,一是担心孩子力道不稳,威胁到蚕宝宝的安全;二是担心孩子因为养蚕影响时间。不过,受访的几个孩子却告诉记者,如果能获得家长同意,他们很愿意自己包揽。

  

  

  

  搭建蚕宝宝的家

  养蚕,是多数孩子的第一堂生命课

  有个有趣的现象。每到养蚕季,语文老师问:“又开始养蚕了?”科学老师立即心领神会,默契一笑。不用问,孩子们交上来的日记,全在写蚕宝宝。

  养蚕,这个生命课程已经延续多年。原平阳县小科学教师应小敏告诉记者,在长达近20年的科学课程中,教材几度更新,养蚕内容始终保留,孩子们参与的热情也始终高涨。不仅如此,养蚕越来越受重视,从PPT图片展示,到老师在课堂上短短的几分钟展示,最后发展为孩子们将蚕带回家饲养。这对10来岁的孩子而言,意义非凡。

  实际上,除了之前家养过仓鼠、刺猬、金鱼等部分学生外,对于多数孩子来说,养蚕课程确实是他们的第一堂生命课。而孩子们展现出的变化让大人们惊喜。

  鳌江一小科学老师林佳佳班上的孩子养蚕比较早,春寒料峭那几日,蚕孵化不了,有个孩子与家长一起想出了绝妙的主意。“老师,我把蚕放在我的睡衣口袋里,用我的体温保温,蚕宝宝终于孵出来了。”这让林佳佳印象尤为深刻,她说,由此对他们有了新认识。

  蚕宝宝“住房”问题也解决得别有一番趣味。林佳佳记得,去年,有好几个学生别出心裁地给蚕搭建了“城堡”“豪华别墅”,还标出“房间1”“房间2”,实在有趣又让人惊喜。

  多位家长告诉记者,在长达50多天的养蚕周期里,孩子们渐渐展现出责任心,让他们深感欣慰。郑女士带儿子出门游玩两天一夜,蚕宝宝寄养在邻居阿婆家。王修晚上睡不着,缠着她给阿婆打电话,问蚕宝宝这两天过得好不好,直到对方大笑着回答:“蚕宝宝非常好。”他才倒头安心睡觉。

  “如果我忙着工作,儿子看到盒子里没桑叶,会跑到楼下去摘,桑叶怎么冲洗、怎么擦干、怎么晾,他都知道。”雨岑的妈妈徐女士说,平日较为佛系的儿子,在养蚕这件事却尤为留心,每隔两三天就找尺子给蚕宝宝量长度,还会不时关注蚕盒内部空间的温度,颇有些大人的模样。

  

  

  

  几乎所有孩子,都要经历蚕的死亡

 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蚕的意外死亡。因为桑叶不够新鲜,养蚕的纸盒子不够干燥,温度骤变引起蚕冻伤,等等。“有个男孩子养了七八十条蚕,有天吃了路边摘的桑叶,全死光了,第二天来找我哭。”林佳佳说,因农药喷洒意外中招的蚕宝宝不在少数,还好她有一些存量,能作为后备力量为伤心的孩子们及时施援。

  重获养蚕机会能减轻孩子们的失落,但为生命逝去而经历的遗憾和悲伤,却将永远留在孩子们的记忆里。“有段时间昼夜温差大,盒子里的蚕估计半夜受冻,又吐又泻,颜色都变了,这一场病死了二三十条,十分可惜。”女孩小彦卿的妈妈说,这场发生在半个月前的“大规模死亡”,直到如今再次提起,小女孩还是非常难过。

  失去蚕宝宝,孩子们普遍的反应是哭,尤其是情绪较为敏感的女孩,哭泣的男孩也不在少数。“朝夕相伴后,蚕宝宝对孩子来说,是珍贵的小伙伴,更是需要珍惜的生命。”应小敏介绍,尤其在结茧之前,按照书本要求,孩子们要自己动手剪开蚕茧,仔细观察成型的蚕蛹,而这时,几乎没有孩子愿意用他们养的蚕宝宝。

  那么,这门为全国孩子们设计的课程,是否符合我县小学生的教学实际?

  老师们表示,养蚕课的课程设计总体与孩子们的实际情况相符。“以前,在大多数孩子的观念里,蚕就是虫子,有些孩子甚至不敢触碰。但通过一系列的饲养,蚕和孩子之间建立了联系,更与自然拉近了距离。”陈国伟告诉记者,有些孩子学会了照顾小动物,能看到蚕是如何一步步完成整个生命周期,并逐渐知晓何为生命的循环。

  每当养蚕课程结束,老师们会建议孩子妥善处理蚕蛾的尸体,并将蚕卵存放冰箱中,等来年再次孵化。而有些孩子会特别有仪式感,会把去世的蚕蛾小心埋在土里,找支小木棍插起来,作为蚕蛾的墓。

  但老师们也指出,实际教学中,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“收割”这门课程所承载的积极内容。“如果孩子觉得,蚕死了就死了、丢了就丢了,那这个生命课程的意义就不大了。”应小敏老师介绍,要上好这门课,老师与家长的诠释和引导都起着重要作用。

  记者还发现,对于家长们来说,除了生命教育启蒙外,该课程也不失为一门参与度极高的亲子课程。比如,不少家长为了保住孩子们的蚕宝宝,陪着帮忙上网查资料,或是积极与其他家长共同探讨等。由此,收获丰富的人多了,这堂生命课程才能永葆生命力。

  

  

  

  记录蚕的一生